【KOL Radar 平台訂閱方案調整公告】將於 7 月 4 日起調整新方案費用
查看新方案根據台灣經濟部統計處指出,台灣保健食品產業已連續六年正向成長,在高齡化社會來臨之際,民眾保健意識抬頭。KOL Radar 透過獨家網紅資料庫,針對過去三年 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 超過 40 萬則包含有「保健食品」相關貼文內容,提出深度網紅社群數據洞察。透過 AI 爬梳保健食品社群互動數據、聲量指標,深度掌握「保健產業網紅行銷趨勢」及「促購發展概況」,協助保健食品企業全面掌握產業網紅行銷發展概況!
新冠疫情促使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,同時也刺激民眾保健意識抬頭。根據台灣經濟部統計處指出,台灣保健食品產業已連續六年正向成長,在高齡化社會來臨之際,消費者對於保健食品的需求也會日漸上升。KOL Radar 透過獨家網紅資料庫,分析過去三年 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 上超過 40 萬則包含有「保健食品」相關關鍵字的貼文,並提出深度網紅社群數據洞察。
本報告書將一一整理保健產業網紅行銷應用,透過整體社群互動數據、聲量指標,深度掌握保健產業網紅行銷趨勢及促購發展概況。同時,KOL Radar 也將不藏私分享過往保健食品網紅行銷成功案例,並揭露實戰操作策略和執行方針。運用深度數據洞察,全方位掌握保健食品網紅行銷發展趨勢!
立刻登入下載,或填寫以下表單送出後,即可免費獲得完整報告。
新冠疫情促使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,同時也刺激民眾保健意識抬頭。根據台灣經濟部統計處指出,台灣保健食品產業已連續六年正向成長,在高齡化社會來臨之際,消費者對於保健食品的需求也會日漸上升。KOL Radar 透過獨家網紅資料庫,分析過去三年 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 上超過 40 萬則包含有「保健食品」相關關鍵字的貼文,並提出深度網紅社群數據洞察。
本報告書將一一整理保健產業網紅行銷應用,透過整體社群互動數據、聲量指標,深度掌握保健產業網紅行銷趨勢及促購發展概況。同時,KOL Radar 也將不藏私分享過往保健食品網紅行銷成功案例,並揭露實戰操作策略和執行方針。運用深度數據洞察,全方位掌握保健食品網紅行銷發展趨勢!
KOL Radar 透過獨家資料觀察,粉絲數低於 1 萬的微型網紅,因平台流量紅利的加乘,互動平均表現往往會優於其他級距的網紅。但保健食品相關內容在 Facebook 直至 10 萬粉絲數的 KOL 平均互動率都高於整體平均值,可見保健產業內容在 Facebook 仍具不錯的影響力。不過同樣是圖文社群為主的 Instagram 近年成長動能強,Instagram 貼文整體的互動表現仍優於 Facebook,在網紅行銷平台策略規劃上,建議品牌應積極佈局。
KOL Radar 比對保健食品貼文與促購關鍵字,發現近年來保健食品產業的促購貼文量持續上升,2021 全年內容量相較 2019 上升超過 1.7 倍,平均每月貼文量超過一萬篇。而其中保健 KOL 發佈的貼文中有高達 98% 的貼文內容具有促購行為關鍵字,創造的社群互動聲量也有突破性成長,2021 較 2019 保健食品的社群聲量成長超過 2.2 倍。由此可見,保健食品品牌的社群促購越來越成熟,消費者對保健品的需求與重視度也逐年提升。
KOL Radar 進一步觀察社群中內容含有團購相關關鍵字的保健食品貼文,發現保健產業相對於其他產業來說,團購風潮在社群相當盛行。據資料統計,保健相關貼文曾提及團購關鍵字的內容持續增加,2021 相較 2019 團購貼文量激增 2.15 倍 ,其中以 Facebook 內容佔比最高超過 8 成!
保健食品是信任經濟下發展的產業,專家因專業形象能夠有效提升消費者購物信心,提高轉換機會。然而,保健食品專家合作過程與一般 KOL 有些微不同,KOL Radar 整理品牌與「專家」類型的 KOL 合作時需注意的事項。
2020 台灣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,加上疫情影響民眾保健意識抬頭,據統計台灣保健食品年產值已連續 6 年正成長,且 KOL Radar 統計保健食品社群討論趨勢不斷攀升,2021 貼文量較 2019 激增 164%。此外,社群電商成為時下熱門銷售通路,資料顯示 2024 全球電商銷售額近 6.4 兆美元(約 177 兆台幣),保健食品產業應把握線上商機及早佈局。
保健食品 KOL 內容類型標籤以「美食」居多,且保健食品中小型網紅於 FB 表現突出。同時,保健食品網紅行銷促購發展成熟,據 KOL Radar 統計,有高達 98% 的 KOL 保健內容中含有促購行為關鍵字。同時,有超過 40% 的保健促購 KOL 運用曾使用團購做社群銷售。
相較一般 KOL,保健專家熟悉保健食品成分與功效,對相關法律也更有概念,能協助品牌避免誤觸宣傳紅線,同時也能加速品牌方過稿流程。此外,保健專家因其專業背景,較為在意產品「成分」、「配方」,選品也較為嚴格,品牌在合作時可附上相關報告資料供專家評估合作意願。